网站首页
手机版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论语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2024-04-13 18:04:23作者:佚名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为政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

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

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乍一看来,孔予的回答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人家问什么是孝。他却回答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

但我们稍加体会,就会发现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实际上非常深刻而精妙,依然是微言大义。

他的意思是说“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

“说穿了,所谓孝不外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这就是孝。

这种心情,这种幼时躺在病床上望着爸爸妈妈满怀爱怜地为自己喂汤喂药的温馨体验,不是时常在我们的脑际紫回,在文学家的笔端流淌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站发布的相关文章已登记【鲸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本站有权进行维权!
本文标签: [db:关键词]  

为您推荐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翻译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翻译太史公曰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

2024-04-13 18:04

论语为政篇原文及翻译(论语原文及翻译)

【原文】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评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

2024-04-13 18:04

孔文举年十岁文言文翻译注释(孔文举年十岁文言文注释翻译,字词解释)

【正文翻译】说明:翻译共分四行:1.原文;2.逐字直译;3.意译,力求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4.重点字词或知识点的说明(必要时)。 【站长漫谈】今天这个故事算是妇孺皆知,可分为前后两段。第一段主要是

2024-04-13 18:04

形容不好意思的词语 形容不好意思的词语羞

“不好意思”本义“羞涩、害羞”,同时指“碍于情面不便或不肯”,现代汉语下用于程度较轻道歉或自谦,郑重道歉依然是“对不起”、“抱歉”,否则被视为不诚恳、无庄重。 “错误”道歉甚于错误本身。“过而不改,

2024-04-13 18:03

赠花卿唐杜甫古诗(赠花卿唐杜甫古诗朗读)

赠花卿[1]杜甫【原文】锦城丝管日纷纷[2],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3],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曾平定段子璋之乱。卿:当时对地位、年辈较低的人

2024-04-13 18:03

滥竽充数出自于哪里(滥竽充数出自于哪里人)

《滥竽充数》的故事来自于《韩非子》,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尤其喜欢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合奏。南郭处士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吹竽技艺高超,齐宣王信以为真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

2024-04-13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