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赠李白杜甫翻译赏析(赠李白杜甫译文)

更新时间:2024-04-10 00:01:46作者:佚名

赠李白杜甫翻译赏析(赠李白杜甫译文)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更难得的是,他们有过三段共处的岁月,也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唐玄宗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的一个夏天,被赐金放还的李白来到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小自己11岁的晚辈杜甫。

赠李白杜甫翻译赏析(杜甫的诗赠李白的译文)

当时的李白已经诗名远扬,而杜甫还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晚辈,但身份和地位的悬殊并不会妨碍两人成为忘年交,他们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高谈阔论天下时事,可以说度过了一段很愉快的时光。

中国有句古话叫文人相轻,但是李白与杜甫却是典型的文人相惜,他们第一次会面觉得还不过瘾,并约定好到了秋天,一同去梁宋,也就是开封商丘一带游玩。

果然,到了秋天,李白和杜甫来到了梁宋,而且在这里还遇到了诗人高适,他们三个小伙伴一同把酒言欢,品诗论道,玩的不亦乐乎。

就这样李白、杜甫和高适从秋天玩到冬天,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分别之际,他们又约定好,第二年的秋天到东鲁地区继续开启他们的漫游之旅。

果然,李白和杜甫没有爽约,他们同吃同住,在东鲁地区寻访高人,拜访当时的文学大家和书法家李邕。

赠李白杜甫翻译赏析(杜甫的诗赠李白的译文)

此后,李白和杜甫便再也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和惦念着对方的一举一动。

据统计,在李白和杜甫分别后,杜甫先后给李白写过15首诗,表达对李白的思念,而李白也给杜甫写了几首诗,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深厚的情谊。

在公元745年的秋天,李白与杜甫在鲁郡依依惜别,杜甫写了一首《赠李白》,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杜甫对李白的崇拜、牵挂与不舍。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在深秋时节,离别总是让人多了一丝伤感,蓬草也随着秋风飘荡得不知踪迹,此次一别,便如同这蓬草,从此天各一方,见不到面。

李白非常信奉道教,曾自炼仙丹,而杜甫也曾登上王屋山寻访道士华盖君,却无终而返,所以诗中才会说愧对东晋道士葛洪。

我们知道,李白是一个爱喝酒的性情中人,李白的一生离不开酒,酒也成了他诗歌的催化剂和灵魂所在,酒也成了他与朋友间的纽带。

赠李白杜甫翻译赏析(杜甫的诗赠李白的译文)

诗中的最后一句可谓点睛之笔,形象地诠释了李白桀骜不驯、自信而叛逆的性格。杜甫不禁发问:“像你这样如此风采狂傲的人,如此逞雄究竟是为了什么?”

的确,以李白这样的性格,是无法在官场上混的,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态度和性格。

但李白这样的性格又是人世间最难能可贵的,因为他真诚洒脱、自由浪漫,这也是我们追求和向往的。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站发布的相关文章已登记【鲸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本站有权进行维权!
本文标签: [db:关键词]  

为您推荐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故事 覆巢之下有完卵文言文译文

世说新语》里有则故事,记录了孔融死时的情形。说是曹操派人来捉拿孔融,孔融见到自己8岁和9岁的儿子,也不得不怂了问来人:“可不可以只罚自己而放过小孩子。”两个小孩子反倒镇定自若的玩着,他们似乎也能感受到

2024-04-10 00:01

刘禹锡秋词二首赏析(秋天古诗最好的10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二萧”部的七绝,格律严谨。《秋词二首》作于“永

2024-04-10 00:01

赠李白杜甫翻译赏析(赠李白杜甫译文)

李白和杜甫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更难得的是,他们有过三段共处的岁月,也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唐玄宗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的一个夏天,被赐金放还的李白来到

2024-04-10 00:01

流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流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10、流字龙流芳百世 世代书香 香车宝马 马到成功功德无量 量力而行 行云流水 水滴石穿穿壁引光 光明正大 大材小用 用兵如神神采飞扬 扬长避短 短兵相接 接二连三三更半夜 夜长梦多 多快好省 省吃俭

2024-04-10 00:00

桑茶坑道中古诗意思解释(桑茶坑道中 意思)

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柳阴:柳下的阴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儿童放牛,是江南水乡夏日里比较常见的景象。杨万里这首诗便是给我们展现了桑茶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的情景。“晴明风日雨干时”,诗人出来散步是

2024-04-10 00:00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翻译(《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春天。隆安五年(401年)冬,母丧返归,自此退职。元兴元年(402年),进占荆州的桓玄又进一步攻陷京师,称太尉,总揽朝政。国事无望,使陶渊明坚定了躬耕

2024-04-1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