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有龙的成语有哪些(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更新时间:2024-04-09 18:04:18作者:未知

有龙的成语有哪些(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有龙的成语有哪些(形容龙的优美句子)

蛟 龙 得 水

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原比喻人主得民心,即能成其威望,有所作为。后多指人如愿以偿地到了他想去的地方,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近义词:如鱼得水、飞黄腾达

反义词:怀才不遇、蛟龙失水

// 成语故事 //

有龙的成语有哪些(形容龙的优美句子)

“蛟龙得水”的成语典故,出自《魏书·杨大眼传》:“ 李冲典选征官, 杨大眼往求,弗许。 大眼出一技,见者惊叹, 冲遂用为军主。 大眼顾谓同僚曰:‘吾之今日,所谓蛟龙得水之秋,自此一举,不复与诸君齐列矣。’”

北魏时期,朝廷决定南征,急需将才,尚书李冲受命挑选将领,小官吏杨大眼要求率军出征。李冲认为他的资历不够,杨大眼当众表演自己捷走如飞,他的武艺高强征服了李冲,当即任命他为主帅,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让他蛟龙得水。

另出处来源《管子·形势》: “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

蛟龙,是水虫当中的神灵。有水,神就立;失水,神就灭。君主,是天下有权威的人。得人民拥护就有权威,失去人民,权威就消失。蚊龙得水而后才有神灵,君主得人民拥护而后才有权威。所以说:“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

龙在中国传说中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龙代表着神圣皇权,统治四海之力。随着自然社会、宗教、文化的种种进步和发展,龙的形象也被赋予了各种精神和内涵,被广泛的应用和崇拜。

在中国有一种精神,叫龙马精神。

在中国有一种品格,叫龙德在田。

在中国有一种文化,叫六龙御天。

在中国有一种智慧,叫百龙之智。

在中国有一种图腾,叫中华龙。

在中国有一种信仰,叫龙天护佑。

在中国有一种英才,叫人中之龙。

在中国有一种绝活,叫屠龙之技。

在中国有一种辉煌,叫飞龙在天。

在中国有一种繁荣,叫车水马龙。

在中国有一种神秘,叫神龙见首不见尾。

在中国有一种误会,叫大水冲了龙王庙。

在中国有一种神威,叫降龙伏虎。

在中国有一种呐喊,叫龙吟虎啸。

在中国有一种游戏,叫二龙戏珠。

在中国有一种生动,叫活龙活现。

在中国有一种淡然,叫龙归大海。

在中国有一种得意,叫蛟龙得水。

在中国有一种奋进,叫鱼跃龙门。

在中国有一种团结,叫群龙无首。

在中国有一种喜事,叫龙凤呈祥。

在中国有一种激情,叫龙飞凤舞。

在中国有一种精妙,叫游云惊龙。

在中国有一种精彩,叫画龙点睛。

在中国有一种风采,叫龙章凤彩。

在中国有一种希望,叫望子成龙。

在中国有一种谨慎,叫潜龙勿用。

在中国有一种基因,叫龙的传人。

本文结束,喜欢的朋友们请点赞。

本站发布的相关文章已登记【鲸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本站有权进行维权!
本文标签: [db:关键词]  

为您推荐

锦瑟李商隐原文及翻译

说李商隐是晦涩难懂,难到什么程度呢,元好问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说诗人虽然都爱李商隐诗,但遗憾的是没有人为他的诗作注,以至于后人难以理解,而李商隐所有诗中,最难懂的恐怕要数《燕台四首》

2024-04-09 18:04

梦字成语有哪些 成语带梦字的成语

魂牵梦萦hún qiān mèng yíng成语简拼hqmy成语意思形容万分思念。成语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成语例子高阳《乾隆韵事》:“近乡情怯,

2024-04-09 18:04

有龙的成语有哪些(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蛟 龙 得 水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原比喻人主得民心,即能成其威望,有所作为。后多指人如愿以偿地到了他想去的地方,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近义词:如

2024-04-09 18:04

满庭芳苏轼翻译赏析(苏轼的满庭芳是什么意思)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才华横溢、博学多才,其词豪放旷迈、境界高格。他存词378首,虽然数量中等,但是质量上乘、篇篇能够以一当十。今天,@小雅赏诗词和大家一起,鉴赏他的《满庭

2024-04-09 18:03

行香子过七里濑翻译(行香子过七里濑翻译和原文)

行香子.过七里滩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赏析:这

2024-04-09 18:03

临路歌翻译及赏析 临路歌李白原文

创作背景: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即李白去世当年。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

2024-04-09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