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女性不孕症自检的方法具体有什么 女性不孕症的检查方法

更新时间:2024-02-07 00:04:18作者:求医网

女性不孕症自检的方法具体有什么 女性不孕症的检查方法

  女性不孕症自检的方法具体有什么?很多患上不孕症的女性患者不想去医院检查,俗话说,不检查你怎么知道你患上此病了呢?专家提醒:一旦发现几年正常的性生活都没有怀上宝宝,并且两位夫妇想要孩子的,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了,看看是不是女性不孕症,如果不想去医院做检查,女性比较害羞,就看下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吧。

  女性不孕症自检的方法:

  第一步,检查不孕症要看时间,按照目前医学上的定义,不孕应该是夫妻有正常性生活,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一年还不能怀孕。如果夫妻经常处于分居状态,这个时间可适当延长至两年。

  第二步,看月经,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为25~35天,经期为3~7天。一般说来,月经正常,表示内分泌功能正常,也会有排卵,这就具备了怀孕的基本条件。如果月经一直不规律,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甚至是不来月经了,都可能影响排卵导致女性不孕症。即使是最健康的女性,月经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改变,尤其是在情绪有较大波动时。所以,偶尔月经周期改变不必太紧张,过分关注反而会导致月经不规律。另外要注意的是有没有痛经,一般情况下痛经是正常的,但有时候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引起的,这时候就跟不孕有关。

  第三步,看病史,要判断不孕,了解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很重要。盆腔和腹腔的感染及手术经历非常容易引起女性不孕症,比如盆腔脓肿、阑尾炎、腹腔结核、盆腔炎、肠梗阻、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剖宫产、人工流产等,都可影响到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导致不孕。另外内分泌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能与女性不孕症有关,比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第四步,看体重,体重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过重和过轻都不利于健康。判断体重是否健康,用的是「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正常体重指数=18~25之间。长期太胖或太瘦的人,往往内分泌功能会有些异常,从而影响卵巢排卵,导致女性不孕症。

  第五步,看年龄从一定程度上看,不孕症是年龄决定的疾病,因为随着年龄增大,女性生育力会显著降低,不孕的发生率当然会增加。在不孕症的治疗上,年轻人也许还能「任性」,大龄女性就要「笨鸟先飞」了。如果一位年龄25岁的不孕患者对于治疗犹豫不决,医生可能会给她5年的时间思考;但如果是一位35岁的患者,医生就不会这么宽容了,可能会要求她马上治疗,因为一旦超过40岁,即使做试管婴儿,成功率也会降低很多。

  以上就是关于女性不孕症自检的方法具体有什么的相关内容,各位女性患者不要害羞,如果真不想去医院检查,就先用上面的方法去看看,不要等到你想要孩子的时候,发现怀不上再去医院,这样就晚了。勇敢的去医院就医,没有什么困难。

此文来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本文标签: 女性  

为您推荐

女性不孕症自检的方法具体有什么 女性不孕症的检查方法

  女性不孕症自检的方法具体有什么?很多患上不孕症的女性患者不想去医院检查,俗话说,不检查你怎么知道你患上此病了呢?专家提醒:一旦发现几年正常的性生活都没有怀上

2024-02-07 00:04

民间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具体有什么 民间最灵的治不孕方法

  不孕不育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主要因素就是现在的生活压力造成的,通常患上不孕不育的患者就会在医院治疗长时间没效果的,会尝试找找民间的偏方来进行治疗

2024-02-06 17:03

怎么预防不孕症的发生(怎么预防不孕症的发生和怀孕)

  怀孕生子的确是结婚之后的事情,但是婚前我们就应该积极预防不孕症发生在自己身上,有很多的不孕症患者就是在青年或者是童年时期,没有好好注意生理卫生而造成的的,如

2024-02-06 17:03

医院检查女性不孕症的方式都有什么(女性去医院检查不孕有哪些项目)

  医院检查女性不孕症的方式都有什么?有很多女性发现已经患有不孕症后,家人让去医院做检查,此病患者就会出现不好意思,觉得很害羞,不想去等想法,通常女性不孕症的患

2024-02-06 17:02

中医治疗不孕症效果怎样(中医治不孕症用药经验)

  中医治疗不孕症效果怎样?现在女性患上不孕症的人越来越多,通常都会比较烦恼,想要尽快找出治疗方法,快速怀上宝宝。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在大肆宣扬中医可以治疗不孕症

2024-02-06 17:01

中医治疗不孕不育效果好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不孕不育效果好的方法有哪些?不孕不育已经是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此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现在的工作、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长期的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2024-02-06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