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离婚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哪些?(离婚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哪些条款)

更新时间:2024-04-10 17:37:13作者:未知

离婚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哪些?(离婚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哪些条款)

一、离婚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哪些?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离婚缺席判决是可以的:

1、被告经传唤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

被告(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可以缺席判决。

但如果是关于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可以拘传被告。

2、被告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的情况。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被告提出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离婚案件的原告收到法院的传票后拒绝出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在被告反过来起诉原告的时候,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3、被告一方下落不明,原告一方起诉离婚的,可以缺席判决。

一方下落不明要求离婚的案件很常见,因为夫妻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导致双方感情淡化,故法官在解决此类案件时,大都判决离婚。

二、法院处理离婚流程是怎么样的?

第一步就是起诉。夫妻中任意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诉求,也就是解除婚姻关系。一般来说,离婚诉讼的原告,也就是提出离婚的一方,应该向对方的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但如果对方并不是居住在户口所在地,那就要向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了。起诉的时候,原告应该提交诉状和相关文件,比如说双方的个人信息,诉讼的请求和相关的原因、实际情况,并且呈上相关的证据、证人信息。

诉讼离婚流程

第二步,人民法院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就包括了审理之前做好准备、进行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在审查阶段,审判人员会审阅诉讼的相关材料并且进行调查和证据的收集。一般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对当事人先进行调解,看是否能达成协议。如果调解不成,就要开庭审理,进行询问和法庭辩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调解成功,双方能和好的,法院就会将协议记录存档,但一般不会发放调解书。如果达成离婚协议,则发放调解书,调解书和判决书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

起诉离婚

第三步,进行最终的判决。法院会根据庭审结果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也会宣判最后的判决结果。法院宣判的时候都是公开宣判,如果是在庭上宣判的,就会在十天之内送达判决书;如果是定期宣判的,则是在宣判后发放判决书。如果夫妻双方有任何一方对结果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阶段。

综合上面所说的,离婚如果一方拒绝不出庭,或者是一方下落不明都是可以选择缺席的方式来进行判决,对于法院是可以直接判双方离婚,所以,对于被告一定要懂得如何应诉,或者是不能出庭说明其不能出庭的理由,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到自己的权益。

本文标签: 判决  被告  适用范围  

为您推荐

离婚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哪些?(离婚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哪些条款)

离婚缺席审判适用范围有被告经传唤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以及还有被告一方下落不明,原告一方起诉离婚的,可以缺席判决的;再者就是被告中途离庭的,可以依法的选择缺席判决。

2024-04-10 17:37

什么情况下不允许离婚一方看孩子(离婚过程中不让看孩子)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不允许离婚一方看孩子,根据我们国家《民法典》第1086条,当中明确的规定,离婚的时候,双方关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作出明确的说明之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者是母亲,是有权利

2024-04-10 17:37

如果想要改名字未成年需要什么手续(如果想要改名字未成年需要什么手续呢)

如果未成年人想要改名字需要的材料有:当事人的身份证件或者是出生证明以及监护人的身份证件等材料。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只要是公民都是可以改名的,所需要的材料也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

2024-04-10 17:37

两岁宝宝改名字需要什么手续 两岁宝宝改名字需要什么手续和费用

给两岁孩子改名字需要准备的手续主要有孩子的出生证、计划生育服务证,父母双方的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给两岁孩子改名字需要到户口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且要向户口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讲清楚改名字的理由,没有正当

2024-04-10 17:37

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怎么补办 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怎么补办手续

居住证和身份证丢了需要用户口本,到当地的派出所或者说是户籍管理科来进行办理。根据我们国家法律当中的规定,如果说毁坏难以辨认或者是遗失的情况之下,那么是需要提出补办的申请的,然后就是拍摄照片并且领取证件

2024-04-10 15:06

工作中手指骨折算不算工伤? 工作中手指骨折算不算工伤

工作中手指骨折算工伤,因为工作原因所导致的手指受伤的情况之下是可以算工伤的,根据我们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2024-04-10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