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社评:为何英美凑到一起,就像要干坏事的样子

更新时间:2023-06-09 10:07:13作者:未知

社评:为何英美凑到一起,就像要干坏事的样子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首相苏纳克于6月7日至8日首次正式访美,这个旨在进一步促进英美双边特殊关系的访问,却让多个第三方国家感到被针对、被牵涉甚至被威胁,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实属罕见。事实证明,依照所谓“盎格鲁—撒克逊价值观”构筑起来的英美同盟,所产生出的地缘政治负能量远大于建设性。它俩凑到一起,总给人感觉是要谋划不好的事情。


苏纳克和拜登

比如协同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是苏纳克与美国总统拜登会谈的重点议题;苏纳克想寻求建立类似军事联盟的“经济联盟”,则引起欧盟的警惕,自英国“脱欧”之后,它作为美国安插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的作用直线下降;苏纳克此行,针对中国的意味也是不少的;就连很多英国国内的民众,也对苏纳克在拜登面前大献殷勤的卑微姿态感到不满。

实事求是地说,英国外交搞到今天这个地步,当然不能归咎于苏纳克一个人。与他的前任特拉斯、约翰逊相比,苏纳克在诸多国际问题上的态度相对还要“务实”一些,在整个英国政坛也不算激进的。摆在苏纳克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让英国疲软的经济尽快脱离困境,严重的通胀问题需要化解,但现在并没看到他有什么好办法,仍然是沿着英国依赖的战略路径,把宝基本都押在美国身上,这除了让英国的对美依附性越来越强之外,没有其他的作用。

决策者缺乏足够的政治能力、魄力和想象力,让英国始终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跳不出去。可以想见,苏纳克寄予厚望的“英美经济同盟”,一定会让他失望。英美关系已经严重不对称了,英国一直在矮化、贬值,在美国面前的议价空间也越来越小。这决定了苏纳克这趟访美的成果范围将是很有限的。正如英国《卫报》所说,方向盘掌握在华盛顿手里。但其实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如果苏纳克能在一些议题上表现出自主性和独立性,避免在一些与英国自身利益无关的事务上跟风炒作,这无疑将给英国外交带来更多主动而非被动。

在外界看来,英国已经差不多成为“美国欧洲分部”,在众多涉华问题上的表态和举措,与华盛顿如出一辙,甚至表现得更加激进。就在苏纳克访美前几天,英方还毫无根据地炒作“海外警察站”“间谍摄像头”等议题抹黑中国,这让人很难不怀疑是为了给苏纳克访美“伴奏”。对美的战略依附性,表现为对中国的攻击性,这与英国的国家利益严重不符。一项最新的欧洲民调显示,尽管美国对欧洲又拉又压,但近半数欧洲受访者仍将中国视作“必要的伙伴”,这一比例在所有选项中是最高的;而一旦中美因台湾问题爆发冲突,绝大多数受访者希望保持中立。这是欧洲真实的民意,同样需要引起唐宁街十号的重视。


美英国旗

据报道,苏纳克用英美军队在战场上获得的胜利来类比经济合作,那么在冷战后,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乌克兰等地,美英在战场上的“合作”都带来些什么呢?如今,苏纳克又要把拉小圈子、搞阵营对抗那一套,拼命往经济领域引,甚至与美国建立“类军事”的经济联盟,无论是从人心向背上,还是从客观规律上,伦敦都不只是跑偏了方向,而根本就是走反了路。

“脱欧”后,英国面临的困境或许还需要时间来寻找出路,但这种寻找应是理性的,而不是沉浸在“盎格鲁—萨克逊世界”的旧日迷梦,或者执着于成为“西方老二”的急功近利,甚至为此不惜牺牲外交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其他国家和美国对谈就能替代与英国的接触,那么英国外交的价值何在?如果“英美特殊关系”是唐宁街唯一的救命稻草,那么华盛顿制造的锅它是不是也要多背几个呢?

延伸阅读:

飞美途中 苏纳克暗示英国是美面对中国时理想经济伙伴

向美国纳投名状?英国《卫报》炒作称,英国首相苏纳克当地时间6日在飞往华盛顿的途中对随行记者暗示,英国在海上风电等领域的实力,使其成为拜登政府在面对中国时进行经济合作的理想伙伴。

英国首相苏纳克将于6月7日至8日对美国进行访问,期间将与一系列国会高层议员、数十位商界领导人会见,并在白宫与拜登举行双边会晤。《卫报》称,苏纳克6日在飞往华盛顿的途中对记者大谈自由贸易,他承诺将在访美期间大力捍卫自由贸易,但也暗示将避免就拜登的大规模绿色补贴计划与美产生任何分歧。



英国首相苏纳克

报道说,当被问及拜登那被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通胀削减法案》时,苏纳克拒绝透露他是否会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领域推动一些缓解措施,减轻美国一揽子计划对英国的经济影响。此前,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不仅没有让欧洲高兴,反而引起一场跨大西洋的争吵,欧洲多国对美国保护主义发出怨言。

在被问及美方推及所谓的“新华盛顿共识”时,报道说,苏纳克大谈自由贸易。报道声称,“新华盛顿共识”是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此前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想法,该想法建议美国和其他国家在面对来自中国等国所谓“不公平和恶意竞争”时,对关键行业采取近乎保护主义的做法。

“我想让你看看我当时谈到过的G7公报中的措辞,其中非常清楚地表明,G7国家不相信保护主义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办法,也不相信零和的补贴竞争可行。”苏纳克继续表示,英国“领先于所有国家”,因为它比许多其他工业化国家更早开始关注脱碳,并可能成为绿色能源的关键参与者。他还说,“在海上风电领域,我们是全球领导者——不仅有第一,而且第二、第三和第四大的海上风电场都在英国。”



苏纳克与随行记者们交谈

针对上述提到的沙利文的演讲,西方多国媒体此前表示,它意味着美国将终结已经实施了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拜登政府将用“新华盛顿共识”代替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拜登政府认为,新自由主义导致美国工业基础被掏空、在关键技术上的竞争力被削弱、对地缘政治对手的“危险性经济依赖”、不断恶化的气候危机,以及严重的不平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沙利文提出几项措施,包括美国政府将在至关重要的领域进行长期投资;与伙伴国家合作,建立一个强大的、有韧性的、领先的技术工业基地,让美国及其“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共同投资和相互依赖;超越传统的贸易交易,建立创新的新国际经济伙伴关系;用“小院高墙”来保护美国的基础技术。

荷兰莱顿大学美国外交政策专家高索普认为,“新华盛顿共识”有三大要点,包括美国不再强调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恢复了产业政策和保护主义;美国试图重新构建全球供应链,试图以“友岸外包”代替“离岸外包”,将战略供应链集中于美国的盟国;美国挑起“经济战”。

《纽约时报》称,许多人把美国提出的新的世界经济秩序看作地缘政治对抗的表现,而非出于自身利益的产业政策。“新华盛顿共识”带来的好处是否会像政府所宣传的那样,也值得怀疑。

本文标签: 美国  外交  拜登  社评  英美  苏纳克  华盛顿  英国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