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与管理要点 淡水白鲳鱼养殖技术

更新时间:2023-05-17 09:44:20作者:未知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与管理要点 淡水白鲳鱼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病害少和易捕捞等特点,因其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淡水白鲳养殖技术要点,供参考。

淡水白鲳鱼种的放养

1. 鱼种质量要求。放养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鳍条齐全、无畸形、无伤病。

2. 淡水白鲳鱼种放养。淡水白鲳鱼种放养规格为1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1000尾/亩左右,放养时间在5月上旬。

3. 鲫、草、鲢、鳙鱼夏花放养。鲫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600~7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左右;草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200~3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鲢、鳙鱼夏花的放养规格为1000尾/千克,放养密度为8000尾/亩。放养时间在7月上旬。

投喂管理

为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减少饲料浪费,养殖池塘内需搭建投饵台,设置4米×6米食场,使用投饵机投喂。饵料选用通威牌鳊鱼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0%,日投喂量为池鱼总体重的10%左右,前期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投喂1次,中、后期日投喂4次,上、下午各投喂2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喂量的60%。饲料投喂应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并根据水温、天气、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控。

淡水白鲳病害防治

一是用生石灰清塘;二是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消毒鱼种,以防带病原入池中;三是每7天用漂白粉对食场及周边消毒处理1次,以防细菌大量滋生;四是在鱼病流行季节,每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1次,以防病毒性或细菌性鱼病的发生;五是定期投喂用中草药、光合细菌、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大蒜素等制成的药饵,增强鱼体免疫力,减少鱼病的发生。

淡水白鲳的起捕销售

8月淡水白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全部起捕上市。因淡水白鲳喜欢群居和群游,且又生活在下层水域,一般第一网就可捕获70%左右,通常拉3网就可捕出90%~95%。值得注意的是,在捕捞时可在围网中间加上长15米左右的大眼网(三到四指),以免鲫、草、鲢、鳙鱼受伤,并力求将淡水白鲳捕尽。

本文标签: 淡水  要点  养殖技术  

为您推荐

肉鸡养殖技术 肉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场址选择1、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2、场地要有一定坡度,有得于排水。3、要远离村镇,与其他饲养场相距1000米以上,便于防疫的地方。4、交通便利。5、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6、电力供

2023-11-28 16:52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林下土鸡养殖技术要求)

林下土鸡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林护牧、以牧促林”的生态循环产业,主要利用林地、果园等自然生态资源以放牧与饲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树林为土鸡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适宜的环境,反过来鸡能啄食林地害虫,鸡

2023-11-28 16:51

黄豚养殖前景 黄豚养殖前景怎么样

黄豚是一种新型的特色养殖新品,它被毛全身金黄,肉质细嫩鲜美,食之清香四溢,肉味甘、性平,滋肾补阴,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是老人、孕妇、儿童养身健体之理想天然食品。黄豚属高蛋白,低胆肪,低胆固醇肉类,具有

2023-11-28 16:51

黑豚养殖分栏饲养技术(黑豚养殖的技术难点和风险哪些)

待幼豚食性稳定后,一般是从出生15-25天,可跟据天气而定,夏天天气火炎热15-20天分栏,冬天天气寒冷可在20-25天分栏。即可分池进行成年豚饲养管理。一般按体重大小及体质强弱分池饲养。为了防止近亲

2023-11-28 16:51

南北豆花有什么区别 南北豆花有什么区别图片

豆花即豆腐花,是我国一道著名的传统特色小吃,一般用黄豆制成,个别的会用豌豆、蚕豆等豆类制作。但由于我国南北饮食习俗的差异,关于豆花的南北之争一直从未听过。那么南北豆花的区别在哪?豆花和豆腐脑一样吗?一

2023-11-28 16:50

养殖大雁有机磷农药中毒 养殖大雁有机磷农药中毒怎么解毒

近期,养殖大雁出现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情况,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养殖大雁影响极其严重,它不仅会限制养殖大雁的生长,还会造成杀害。因此,如何防止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养殖大雁的重要问题。一

2023-11-28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