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石宏:民进党当局难以承受防务预算

更新时间:2023-08-23 00:05:54作者:未知

石宏:民进党当局难以承受防务预算



台北101大楼

直新闻:台湾地区明年防务预算将达到6068亿元新台币,比2023年的防务预算增加了205亿元新台币,您怎么看待这种增长?

特约评论员 石宏:首先,从台湾民进党当局继续增长防务预算的情况看,其依然是在幻想“以武拒统”。其次,民进党当局在防务预算上已经进入困局,因为台湾地区的经济支撑不了持续的防务预算高增长。与今年防务预算高达13.9%的增速相比,明年的增速大幅放缓到3.5%。尽管如此,防务预算的增速也达到了岛内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这也就是说,民进党当局内心很清楚防务预算已经成为沉重的负担,越来越难以承受。

如果今后再要大幅增加防务预算,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台湾地区的经济,进而越来越失去岛内民心。但如果不大幅增加防务预算,那么台湾地区军力与解放军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所以,民进党当局如果继续抱着“以武拒统”的思维,无论怎么做,都注定是死路一条。



台湾首艘自造潜艇模型

直新闻:蔡英文称,台湾地区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潜艇原型舰将在下月下水,这对台湾地区军力能起到多大作用?

特约评论员 石宏:民进党当局将潜艇视为对抗大陆的“王牌”武器,认为潜艇隐蔽性强,能够“吓阻”解放军海军。但实际上潜艇对台湾地区军力的提升作用很有限,一是台湾地区潜艇技术十分薄弱,严重依赖外界,而且还是七拼八凑,这就给潜艇性能埋下了诸多隐患。

二是潜艇作战对于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等要求极高,如果没有体系支撑,潜艇的作战效能将大打折扣,而台湾地区海军在支撑潜艇作战的体系方面恰恰是最大的短板。

三是解放军的反潜作战能力越来越强大,而且是空中、水面、水下的立体化反潜体系,这就使得台湾地区潜艇的活动受到严重限制。特别是解放军还能够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来瘫痪、摧毁敌潜艇作战能力,即通过打击潜艇母港、指挥控制中心等作战方式,让潜艇出不了海,或者出了海却再也无家可归。



台湾地区空军战机状态急剧下降

直新闻:据台湾地区媒体报道,台湾地区军方为应对解放军军机,导致台湾地区空军后勤吃紧,3年内欠下的后勤款项就高达300亿元新台币。您对此有何分析?

特约评论员 石宏:这恰恰说明台湾民进党当局搞“台独”没有任何出路,穷兵黩武、抗拒统一只会加速其灭亡。解放军海空力量在台海周边的常态化活动,让台湾地区空军感到疲惫不堪。因为解放军海空力量在战略态势上是主动方,台湾地区军方只能被动应对。而解放军现在不光有人驾驶的飞机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台湾地区空军,无人机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解放军始终能够维持高强度的空中活动,不用担心疲劳和机械磨损等问题,而台湾地区空军却没有多少轮换和休整条件,只能疲于奔命。时间一长,不仅台湾地区飞行员受不了,台湾地区空军战机的状态也急剧下降。

台湾地区空军现有的400架以上战机大都服役了20年以上,出现金属疲劳和故障的概率本来就不断增加,而高强度的起飞则进一步增加了战机金属疲劳和故障概率,于是零部件消耗、燃油消耗、维护保障工作量都在急剧增加,让台湾地区空军不堪重负,后勤欠费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果台湾民进党当局仍旧幻想“以武拒统”,那么台湾地区空军的疲态就会是无解的情况,后勤欠费的窟窿也将会越来越大,直至承受不了而崩掉。

作者丨石宏,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